阿里巴巴的支點
北京新浪網 (2007-12-05 11:46)
本刊記者 樊蘭
百度上市的那天,百度公司周圍的酒吧里全都擠滿了狂歡的百度員工,而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天,儘管媒體一片喧囂聲,但阿里巴巴公司內部竟是出人意料的平靜。
這是一個已有八年歷史的互聯網企業。在以火箭速度衝擊資本市場的IT行業中,它的上市顯得姍姍來遲。正像阿里巴巴支付寶總裁陸兆禧告訴《互聯網周刊》的,阿里巴巴B2B上市是遲早的事情,大家很早就知道了,心裡面都有預期,現在只是一個結果。
馬雲早就說過:『我們不缺錢,上市一定不為錢。』這次上市就更像一個謀劃已久的事件,阿里巴巴的商業野心讓人難以捉摸。
人們沒有把B2B子公司的上市當作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會關注擁有B2B、淘寶、支付寶、中國雅虎、阿里軟件、阿里媽媽這六艘戰艦的超級航母會駛向何方?阿里巴巴正在繪制一個怎樣的商業版圖?而什麼樣的支點在支撐著阿里巴巴的未來?
11月的杭州,依然秋高氣爽。
阿里巴巴(1688.HK)集團有著非常古怪的格局,各個子公司星羅棋布地散落在以華星路為中軸的幾棟樓里,我們的採訪就是在這些樓之間穿行。
阿里巴巴B2B子公司,這個擁有5000名員工的上市公司卻在一座名為『創業大廈』的大樓里。大樓門口,剛參加完培訓的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cn)新員工正嘰嘰喳喳地合影,在陽光下定格了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孔。
一個月前的上市似乎沒有在這個公司里留下任何痕跡,走廊里的員工行色匆匆。
馬雲不止一次地說,上市只是新的開始。阿里巴巴國際網站總經理戴珊告訴《互聯網周刊》:『上市後感覺壓力更大了。以前我們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面做,上市後會上升到一個更大的平台。』
電子商務生態鏈
今年9月15日的網商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及CEO馬雲語出驚人:『未來我們將投資100億打造電子商務生態鏈!』顯然,一個半月後B2B上市的意義也落在了『100億』和『電子商務生態鏈』這兩個關鍵字上。B2B上市決不是單個子公司的事情,而是馬雲整個電子商務生態鏈戰略的一個步驟,上市帶來的一系列資本運作將會用於完善和拓展這個鏈條。
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是電子商務生態鏈最重要的三個環節。阿里巴巴、淘寶(www.taobao.com.cn)和支付寶分別解決了前兩個,物流成為缺失的一環。『黃金周節假日,我們的買家還想買東西,賣家還想發貨,但找不到物流,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支付寶總裁陸兆禧說。目前,在淘寶上是由中外運(www,sinoair.com.cn)、中鐵(www.cre.cn)、中郵(www.postfund.com.cn)等物流公司按照淘寶的要求提供物流服務,陸兆禧透露,『下一步我們需要專門的團隊去解決這個問題。』由此看來,阿里巴巴自己介入物流業務已成定局,但是否會通過收購實現,陸兆禧說:『社會上已經有很多物流公司都存在了,我們會投入資源跟他們合作,收購可能不大會,但要看情況。』
除了需要完成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這三大流的匯集,馬雲說,我們下一步的整體發展戰略是從『Meet at Alibaba』走向『Work at Alibaba』。而這一轉變的標誌就是2007年1月8日阿里軟件的成立,把企業的營銷等外部需求引向企業內部管理的需求。
對於中小企業來講,阿里軟件的誘惑力在于它的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帶來的靈活uI費。阿里軟件總裁王濤把這種模式y庤H地比作『自來水』,他告訴《互聯網周刊》,『我們提供的軟件服務就是給你一個賬號使用,打開就有,企業不需要安裝軟件或者購買其他的硬體產品。』比如,阿里軟件的淘寶網店版可以提供產品、庫存、客戶的管理,批量的寶貝修改、上架和下架管理,聊天記錄保存,客戶資料保留等服務,而一個賬號收費只需一天一元錢。
易觀國際(www.analysys.com.cn)的資料顯示,在中國SaaS市場2007年第3季度中,基於SaaS模式的管理軟件企業用戶數量達到266.8萬,誕生僅10個月的阿里軟件以63.7%的絕對優勢穩居行業第一。『對中小企業來講,有個80分的東西,又價廉物美,就先用起來了。』 王濤期待著,阿里軟件在3年之內發展200萬付費用戶,成為全球最大的在線軟件運營服務商。
今年8月,在馬雲最初創業的湖畔花園的一幢二層小樓里,一個網站悄然上線了。這是阿里巴巴集團最新孵化的一個業務,它進入的是目前百度和谷歌廝戰正酣的領域─中小企業的廣告市場。這是在『Work at Alibaba』戰略中落下的最新一枚棋子─中小企業在淘寶、阿里巴巴上做生意,用阿里軟件進行企業管理,而當企業需要更大的推廣的時候,到阿里媽媽(www.alimama.com.cn)上來。
阿里媽媽採用的是類似『淘寶』那樣的C2C式的廣告交易方式,『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廣告市場。中小網站的流量占整個互聯網七八成,但他們的廣告價值只占中國互聯網廣告的20%,這中間的落差非常大,我們希望把這些流量聚合在我們的平台,通過一定的分類、質量評級等手段,滿z洶ㄕP廣告主的需要。』阿里媽媽負責人表示,目前阿里媽媽還遠遠沒有達到他們理想中的模式,就像商場正在招商一樣。
但沒人敢忽視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業務聚集的強大用戶基礎,上線僅百天,阿里媽媽網站就已匯集了超過14.9萬家中小網站和超過13.5萬的個人博客站點,超過38萬個廣告位,註冊會員超過100萬,覆蓋中小網站總流量每天超過10億瀏覽量。有人分析說,競爭激烈的Google AdSense和百度聯盟,一下子因為阿里媽媽的加入,變成了三國的遊戲。
但阿里巴巴的野心並沒有止於『Work at Alibaba』,馬雲說阿里巴巴未來的目標是『Live at Alibaba』。他宣稱這是三年之後要考慮的問題,但其實馬雲在一年前已經開始悄悄布局,2006年10月以3500萬元戰略投資了由阿里巴巴舊部y鶞v國創辦的本地生活消費網站口碑網。
李治國拒絕向《互聯網周刊》公開股權比例,但他透露,作為阿里巴巴的第一筆戰略投資物件,口碑網除了單獨作為一個品牌發展外,最近也一直在跟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一些業務整合:口碑網的會員與淘寶已經實現互通,與阿里巴巴會員的互通也即將實現,而雅虎的本地搜索便是由口碑網來提供的。
不管是阿里巴巴、淘寶、雅虎(www.yahoo.cn)還是支付寶的用戶,都需要衣食住行,口碑網在阿里巴巴集團里的定位正是把這些服務嫁接到整個阿里巴巴、淘寶和雅虎的社區里。李治國說:『阿里巴巴不光強調它的交易平台,他的社區的流量也非常大,說明商人也有交流的需求,我們的戰略就是讓這些商人在工作的同時,生活的也更好。』
這是一個流著與阿里巴巴相似血液的企業,李治國毫不掩飾地說,『我們的價值觀就是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我們的考核方式跟阿里巴巴也一樣,價值觀考核和業績考核各占一半。』口碑網現在辦公的華星科技大廈也是當年阿里巴巴曾經待過地方,口碑網內部甚至延續了花名的傳統,李治國的名片上印著『姜子芽』,而『小龍蝦』之類的名字在這個公司里比比皆是。不管外界關於收購的傳言是否屬實,也許三年以後,當阿里巴巴真正實施『Live at Alibaba』戰略的時候,這樣一個與阿里巴巴高度同質的企業融入阿里巴巴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產業整合者和規則制訂者
馬雲在提出電子商務生態鏈的時候,在前面加了六個字:開放、協同、共榮,這六個字一下子將阿里巴巴置于如同Google在搜索領域里那樣的產業領導者和整合者的地位。
戴珊很快注意到這個變化:『在做2008年產品規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問,這個產品和平台是不是開放的,我們有沒有開放的端口,讓其他的人能通過我們的平台獲得更好的收益,幫我們把這個事業越做越大。而不是單單阿里巴巴一家孤軍奮戰。』
阿里軟件正是這樣的一個開放生態鏈的突破口。阿里軟件成立之初的思路是所有應用由自己來開發,但後來發現,中小企業的需求是一個長尾,各行各業的應用非常個性化,光靠阿里巴巴自己做,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於是阿里軟件決定建立一個在線軟件服務平台,讓很多軟件廠商和第三方的軟件提供商,在阿里軟件的平檯上為中小企業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服務。王濤說:『Work at Alibaba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開放,讓軟件開發商和服務供應商都到我們的平台。最多一兩個稍微廣泛點的應用我們會自己做,自己做更多是做一個例子,相當于一個樓里的樣板房,向我們的合作伙伴証明中小企業有這方面的需求,讓他們進來和我們一起開發更多的東西。』
一直垂涎于中小企業市場的跨國巨頭自然心動。今年4月,阿里巴巴與微軟簽署了戰略合作,一起進行電子商務、企業管理、辦公自動化和企業通訊等在線服務的研發和部署。11月1日,阿里巴巴又與思科在軟件服務平台方面展開合作,由思科為阿里巴巴客戶提供依托于軟件在線服務平台的Webex視頻服務。
戴珊舉了更多可以開放的例子:『我們總部vb杭州,到了二三線城市其實我們的服務能力是跟不上的,比如客戶有掃描圖片這樣的需求,我們就在考慮是不是可以把當地這樣的企業引到我們的平檯上;比如客戶有商旅的需求,我們就考慮有沒有跟攜程合作的機會;比如跟銀行合作,幫助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滿z玷譫篕搢D,怎樣把我們平檯上的客戶的需求一起去打通,一起分享財富。』
開放會對阿里巴巴的地位形成衝擊嗎?王濤顯然並不擔心,『開放,我們希望是有序的開放,而不是無序的開放,開放需要規則,規則制定好了後,有了嫁接的平台,很多中小企業就到這個上面來做。』成為遊戲規則的制訂者,這才是開放的用意。
國際化
『阿里巴巴已經是一個非常全球化的公司了。』阿里巴巴企業間電子商務市場及業務發展部副總裁孫漢傑這樣對《互聯網周刊》說。面對阿里巴巴上市意在國際化的言論,衛哲糾正說,『上市後不是啟動,而是加快國際化策略。』
從2007年開始,海外市場就成為阿里巴巴布局的重點。阿里巴巴目前已經在1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公室,海外部門的員工數成長為3位數以上,在中國香港的銷售和服務中心由香港捷利中心的24層擴展到25層樓。阿里巴巴在過去已經在海外積累了一萬多家收費用戶,集中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印度等地。
孫漢傑透露,2008年開拓海外市場更是重點的重點。阿里巴巴希望不僅是中國商人,全球的商人都能通過阿里巴巴的平台交流和溝通;不單單是把中國的貨品拿出去,也要把國外的貨品拿進來。
在9月的網商大會上,衛哲公布了阿里巴巴由中國香港而中國臺灣進而日本的國際化路線圖。馬雲在上市前一天還帶著兩個副總裁秘密赴臺灣,開拓臺灣市場。作為阿里巴巴八大基礎投資者之一,郭台銘名下的鴻海集團以後的採購將會通過阿里巴巴的平台來進行。衛哲在杭州出席網商大會時強調:『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外貿國,但來自日本的客戶較少,調研後得悉日本買家喜歡使用日文(界面),所以未來會推出日文版本,同時在日本成立客戶服務中心及平台。阿里巴巴也正在與軟銀公司總裁孫正義進行談判,計劃明年成立一家日本合資公司,共同拓展日本市場。11月,阿里巴巴還派出第一個調研組赴印度進行市場調研,即將啟動印度戰略。
國際化當然要涉及到更為複雜的支付問題,支付寶也已然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今年8月,支付寶與中國建設銀行(www.ccb.cn)和中國銀行(www.boc.cn)合作,中國用戶省去了自己兌換外幣的麻煩,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在國外網站購物。亞洲最大的化妝品連鎖店莎莎下屬的莎莎網、香港護膚品、化妝品網上折扣店草莓網(www.strawberrynet.com.cn)以及日本負責海外郵購網站jshoppers.com成為支付寶首批合作的境外網站。陸兆禧對《互聯網周刊》說,支付寶跟海外的合作剛剛開始,明年我們會花更多的力量開拓這個市場,讓中國的支付走出去。目的地主要是中國香港、東南亞、中國臺灣、新加坡、歐美等發達地區,就是那些中國人樂於去購物但來去成本比較高的地區。
海外市場的拓展也給支付寶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陸兆禧說,『我們會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費用,就像信用卡購物一樣。』他預計到今年底,簽約的境外購物網站數量將超過100家,經營範圍涵蓋化妝品、服裝、箱包、珠寶以及原裝數碼產品等行業,月交易額將突破億元。
資料來源:12/05-北京新浪網-阿里巴巴的支點 -http://news.sina.com.tw/tech/sinacn/cn/2007-12-05/114638211820.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